摘要:如何實現有品質保障、口味又好又便宜,京東的供應鏈優勢,在保證品質的同時,能夠壓縮餐品的價格。
一個多月前,劉強東在京東內部會議上說:“外賣市場很大,很快你們會看到一種完全不同的商業模式。它能徹底解決食品安全的問題。”
如今,這套設想已經落地,京東旗下名為“七鮮小廚”的外賣自營門店已在7月20日正式開業,這是京東首家外賣自營門店。用戶可以在線上下單,采取 “外賣+自提”的模式,沒有堂食。
目前外賣行業主要依賴流量和補貼競爭,平臺間的價格戰和行業內卷現象普遍。與一些互聯網企業傾向于輕資產運營、以補貼吸引用戶不同,京東選擇了投入門店建設、招聘員工和管理后廚等實際運營環節。 這種相對“重投入”的模式并非一次隨意的跨界嘗試,更像是基于京東自身戰略考慮而做出的選擇。
“七鮮小廚”的門店位于北京東城區一家大廈的一樓,廚房為透明廚房,可以看到廚師工作狀態,廚房內還有類似于炒菜機的機器輔助。除了透明廚房,門店還設有外賣員取餐區和自提區,取餐區有大量外賣柜,沒有可以堂食的座椅。
京東宣布,未來三年將在全國建設1萬家“七鮮小廚”,同時拿出10億元現金,面向全國餐飲品牌與個體廚師,公開招募1000道“菜品合伙人”。
該模式通過標準化廚房與專業廚師團隊的合作,建立透明可控的食品生產體系,從根本上杜絕"幽靈外賣"的存在空間。這一創新模式的初衷就是通過提升行業整體供給質量,建立良性競爭環境,最終實現低質商家的自然淘汰,讓消費者獲得更安全、更優質的外賣服務體驗。
如何實現有品質保障、口味又好又便宜,京東的供應鏈優勢,在保證品質的同時,能夠壓縮餐品的價格。
在食材源頭上,京東與中糧、正大等頭部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,生鮮食材全程可追溯;從流程上,凈菜工廠采用洗切配一體化流水線,經過嚴格的出廠檢測、密封包裝好后,冷鏈運輸到“七鮮小廚”門店,對比傳統模式,門店省去了洗切配的動作,從源頭上規避了衛生等問題。每家門店還安裝高清攝像頭,消費者可通過京東APP實時查看廚房操作,從而實現“看得見的后廚”。此外,40項高標準檢驗檢疫,由專業衛生管理機構史偉莎定期滅蟲、消殺。
此外,京東面向餐飲商家、個體廚師進行菜品的招募,京東和餐飲商家個體廚師一起研發上線到“七鮮小廚”,由專業廚師團隊操刀,采用招牌菜配方現炒現賣。
據了解,目前這一創新模式已吸引眾多餐飲品牌的積極響應。嘉和一品、紫燕百味雞等知名連鎖品牌率先加入合作陣營。最新數據顯示,自計劃公布以來,京東平臺已累計收到超過2萬份品牌報名申請。有意向的餐飲品牌現可通過京東App搜索"菜品合伙人"通道提交入駐申請。
這場由京東發起的餐飲革新,能否真正重塑外賣市場的消費生態,尚需市場驗證。但不可否認的是,它為長期深陷同質化競爭的行業帶來了久違的變革契機——一種關于健康飲食、品質生活的全新可能正在煥發蓬勃生機。
編輯/陳曉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