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這場具身智能競賽絕非簡單的資本游戲,而是互聯網巨頭面向未來的戰略升級。
在外賣領域激烈廝殺過后,互聯網大廠又將“戰火”燒至了具身智能這一前沿領域。
7月21日,京東連續戰投了3家具身智能頭部企業,分別是千尋智能、逐際動力以及眾擎機器人。這是繼今年5月參投智元機器人后,京東在具身智能賽道上的又一次關鍵落子。
資本布局背后,是京東對該領域的戰略聚焦——今年3月,京東已成立具身智能專項部門,由原商湯科技副總裁沈徽領銜,并整合內部多支前沿技術團隊協同發力。
美團出手則更為密集且具前瞻性。近兩個月,美團已接連領投了它石智航、星海圖、自變量機器人等具身智能初創公司。據不完全統計,美團過去三年在機器人及相關領域的投資已涉及30家企業,包括市場熱度極高的宇樹科技、銀河通用等明星公司,并成為了宇樹科技、銀河通用的最大外部股東。
2024年12月,美團更是親自下場,成立深圳極雀科技有限公司,該公司由美團旗下深圳美團低空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持股,經營范圍包含智能無人飛行器制造、智能機器人的研發、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等。
阿里、騰訊同樣不甘落后。今年6月,阿里與騰訊作為共同領投方,參與了宇樹科技C輪融資。作為領投方之一,螞蟻集團更是從幕后走向臺前,于年初設立具身智能子公司“螞蟻靈波科技”,充分顯示了阿里系深度布局的決心。
目前積極布局具身智能的互聯網大廠名單還在不斷增加。從投資到自研,大廠們正競相押注那些可能重塑自身基本盤的前沿技術。
具身智能的核心在于將AI與物理實體結合,通過機器人等載體在真實環境中執行任務。這一技術特性決定了場景落地能力成為競爭關鍵,而擁有豐富場景資源的互聯網大廠天然具備優勢。
京東在零售倉儲、物流配送領域積累深厚,美團擁有全球領先的即時配送網絡和線下服務生態,阿里則覆蓋商業、金融、本地生活等多維場景。這些真實、高頻的商業場景,為具身智能技術的落地驗證提供了無可比擬的試驗場。
今年7月,京東推出了面向機器人領域的JoyInside平臺,旨在構建人形機器人在零售、物流場景的落地生態。目前京東JoyInside平臺已經接入了多家機器人廠商產品,比如MagicDog Pro四足機器人、元蘿卜Al下棋機器人、眾擎PM01等等。在這一產業升級的關鍵窗口期,京東正通過“投資+自研+生態共建”的三維布局,深度切入具身智能賽道。
這場具身智能競賽絕非簡單的資本游戲,而是互聯網巨頭面向未來的戰略升級。隨著傳統互聯網業務增速放緩,能夠打通虛擬與現實、實現智能體與環境交互的具身智能技術,正成為重塑產業效率和用戶體驗的關鍵變量。
編輯/劉曉茹